玻璃 上漲動力尚在 瀏覽人數:4332 次 |
10月中旬以來,玻璃期貨市場一改前期的頹勢,呈現出一波強勢反彈行情,再次成為市場焦點。玻璃期價之所以呈現偏強格局,一方面是對前期大幅貼水于現貨價格的修正,另一方面行業(yè)的供應格局出現了改善。預計近期上述雙重利好將繼續(xù)促使玻璃期價上行。 期貨貼水在修復 8月初,為了迎接銷售旺季,各地玻璃現貨市場逐步從低谷反彈。其中,表現最為顯著的是沙河和華中市場,以河北大光明和武漢長利5mm平板玻璃價格為例,近三個月來的漲幅分別達到18。3%和23。1%。沙河地區(qū)因大力發(fā)展深加工企業(yè),在消化當地產能的同時,還極大地擴展了產品的銷售范圍。玻璃生產廠家處于良性經營模式中,旺季漲價自然順理成章。而華中地區(qū)在產能重壓下,曾在今年二季度出現過一輪大跌,以至于該地價格一度淪陷為全國洼地,而隨著供需格局的逐漸改善,華中地區(qū)玻璃價格的漲幅成了全國之最。相比之下,期貨市場卻一片慘淡,9月底,玻璃期貨主力合約再度跌至800元/噸附近,期現價差持續(xù)拉大。隨著10月中旬華爾潤事件的出現,期貨市場借機上揚。截止到目前,玻璃期貨價格才逐漸將此前跌幅拉回,接近8月中旬水平,后市貼水幅度有望繼續(xù)收窄。 總供應在減少 伴隨著外圍經濟環(huán)境的疲弱,房地產市場的萎靡不振,早在去年后半年開始,平板玻璃行業(yè)產能就在悄悄發(fā)生著一些變化。廠家在面對產能過剩的同時,還承受著環(huán)保壓力,不少生產企業(yè)資金流轉困難。即便這一行業(yè)冷修成本耗費巨大,但生產效益的日益下滑還是迫使一些冷修和停產動作無奈上演。今年以來,全國共有40條生產線相繼冷修,陣容之大遠超過往年同期,除去少量前期冷修復產和新建的產能,今年玻璃日凈減少產能近8700噸。據統(tǒng)計,2015年1—9月,國內平板玻璃累計產量57450萬重箱,同比延續(xù)今年2月以來的負增長模式。在產能過剩、房地產需求不振的大背景下,玻璃生產企業(yè)要么轉型,要么只能被動接受市場調節(jié),華爾潤的退出便是對市場的真實寫照。 目前玻璃價格正在逐步走出最慘烈的時期,產能調整或是一個良好的開端,市場對后市產生一定的信心。然而,長期來看,在需求仍沒有顯著回暖的前提下,玻璃價格的漲勢或難以一蹴而就。不過,鑒于當前玻璃主力合約貼水依然明顯,基準地沙河現貨市場的銷售狀況尚好,期價反彈動力尚在。 |